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291城经济竞争力排名出炉:上海超越香港、深圳(2)

来源:上海经济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1-0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其他5个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也有大幅提升,长三角城市群、海峡西岸城市群、武汉城市群、中原城市群、成渝城市群分别上升2.43名、4.37名、2.36名、

其他5个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也有大幅提升,长三角城市群、海峡西岸城市群、武汉城市群、中原城市群、成渝城市群分别上升2.43名、4.37名、2.36名、4.07名、2.81名。

3.超大、特大城市的健康基准是什么?

今年9月,国家统计局公布的《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: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、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》显示,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,我国有超大城市7座,特大城市14座。

城市规模按照《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》进行划分,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,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。

那么只要人口足够多,超大、特大城市就一定具有竞争力吗?

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、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,过去特大城市划分用人口规模,顶多再加一点经济总量,现在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新的任务,城市竞争力需要更多的指标来衡量。

“以前说农民离乡进城,先到四线城市再到三线城市,再到二线城市。现在不是,农民一脚就迈到超大、特大城市。所以,超大、特大城市能有一个健康的标准非常重要。”姚景源说。

这个基准和标杆具体是怎样的呢?

《报告》以“特大超大城市: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”为主题,从中心区、都市圈层面对全球特大超大城市的现状与特征、高质量发展和健康程度、历史演化与未来趋势进行全样本研究和提炼。基于相关文献,创新性提出“人类舒适生存最低需求理论”。

“无论从经济学、环境还是其他方面来说,人类生存、环境可得持续都要有一个最低的标准,超过这个标准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环境来说都会产生破坏,通过这些标准可以推导出人口最佳规模、基线规模、开发的强度、开发的密度。”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、《报告》主编倪鹏飞介绍到。

由此,《报告》提出以下具体标准:

按照“整个城区-中心城区-次中心”的布局,在各层城市之间,整个都市圈距离市中心理想最大距离不超过33公里,中心城区距离市中心理想最大距离为10公里。

中国超大、特大城市中心区理想最大人口规模应当在420万人左右,若超过500万,则应当建立副中心。都市圈理想的最大人口规模应当在1460万人左右。

都市圈理想最大的面积为3578平方公里,人均住房面积50平方米左右。中心区理想最大的面积为314平方公里,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。

全国最优城市体系为17个城市群、103个都市圈、1474个城市和城区,以及近2万个小城镇。

对此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说:“城市空间的人地关系问题,到底城市空间搭载多少人比较合适,是一个大问题,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确实需要有这样一个标杆。”

记者:朱俐娜、张阿嫱

文章来源:《上海经济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shjjyj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106/1234.html



上一篇:2021中国香水行业研究白皮书发布“嗅觉经济”面
下一篇: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十二场分论坛在上海举

上海经济研究投稿 | 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| 上海经济研究版面费 | 上海经济研究论文发表 | 上海经济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上海经济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